家长委员会活动记录2024 年 9 月 13 日主持人: 周校长参加人数:86 人 记录人:李晓静教育内容孩子的心灵需要呵护教案目标1、通过分析教育案例,让家长认识到《呵护孩子心灵》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2、使家长懂得在教育孩子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心灵.重点难点分析现实案例,让家长学习感悟教育孩子的技巧方法,懂得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灵。教案过程一、老师首先展示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故事.以前,教过一级六年级学生,开学之初 ,老师为每位学生发了一本日记本,但是强强的同桌丽丽因为在下面练节目一直没上教室,等最后一节放学回到教室时,她发现自己的日记本没有了,就告诉了老师,老师马上就想到了曾有过前科的强强,于是就让已经站好路队的强强留下,翻了他的书包,结果找到一本崭新的日记本,不过,是他自己的。又抖落他夹在腋下的外套,呵,又一本,崭新的!强强不得不承认,这本是他同位的.老师告诉强强,假如今后改正了,不在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老师同意替他保密,假如强强喜爱日记本,老师也可以再给他一本. 引导家长讨论:你觉得老师的做法对吗?假如对,对在哪里?假如不对,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家长共同探讨沟通后老师小结: 老师的可取之处:用了一个“拿"字,没有给学生帖上:“小偷"的标签,。老师没有在班中公开这个秘密,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强强的自尊心.还给强强本子以鼓舞他改正错误. 老师的不可取之处:尽管老师没有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来翻强强的书包,但是随便翻别人的书包毕竟是不尊重学生的行为。 二、和家长一起结合《专家课堂》分析小学生偷窃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教育措施.。 1、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应以身作则并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欲望. 2、引起别人注意.用爱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 3、戏弄心理作怪.讲明道理,物归原主。 4、炫耀心理作祟。教育孩子不攀比等。 5、想寻找朋友。帮助孩子寻找友谊。 可适当穿插一些生活例子: (1)有的学生将同学的课本偷走,丢到下水沟里。 (2)有的学生偷了父母的钱和同学一起花掉。 (3)家长有不良恶习,而导致孩子学会了也小偷小摸的事例。 (4)家长冤枉孩子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例子. 三、家长自读《我再也不写日记了》,互动沟通: 1、你偷看过孩子的日记吗?孩子知道后什么态度? 2、孩子的隐私表现在那些方面? 四、老师出示“父母谨记的五件事”进行总结: 1、不要找各种理由偷看孩子日记,私拆信件。 2、兑现对孩子的承诺。 3、家长要守信,揭秘时由孩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