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 1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育关系 D.师生关系 2。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黑板加粉笔 3 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 A.道德情感不深 B.缺乏合理行为技能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意志力不够 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7。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8。区别一名普通的老师和优秀的老师的真正标志是( )。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 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 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进展提供充分机会 9.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A.正强化 B.惩处 C。负强化 D。消退 10。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11。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 A.强烈 B.较弱 C。微弱 D。中等 1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 26 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13。老师自编测验是由老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老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14。制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15。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多疑 B。焦虑 C。心神不安 D。情绪低落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进展最根本的是指( )。 A.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 B.劳动能力的全面进展 C。有社会主义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