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教育学 - 普通教育学 课题类别:教育科学讨论课题名称:以读促写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讨论一、课题讨论的设计论证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讨论现状述评,提出本课题讨论的背景及意义.2。内容:本课题讨论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讨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预期价值:本课题讨论的理论创新之处和实际应用价值.(限 3000 字内)一、选题1.讨论意义(讨论背景、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在小学阶段通过培育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促进写作技巧,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这一课题的讨论,有利于促进山区小学英语老师对学生读写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的认识和重视,进一步推动老师对适合小学阶段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的探究.2.本项目的讨论现状听、说、读、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四项技能,而现今山区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普遍重视听和说的能力,在大部分的英语课上,授课老师组织了大量的听说活动,包括生动有趣的游戏及课本剧表演,而很少出现写的活动,间或出现写的任务,通常也只会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即布置家庭作业中,作业也停留在抄写单词和句子这一阶段。有的老师担心在课堂上写作费时较多,影响教学进度,还有的老师认为“写”的练习不如听、说、演、唱等活动形式来得生动活泼,“写"会在一定程度上冲淡课堂教学中原本活泼的氛围,降低课堂的活力。究其原因,一是老师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知识的策略指导;二是学生缺乏对所学句子和单词进行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学生单词和句子的积累不多。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从最初盲目写、不会写到不同意写、惧怕写,直至最后拒绝写的恶性循环。也导致许多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后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比较薄弱.二、本课题讨论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讨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目的: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小学英语老师在以读促写的有效课堂模式的探究。基本内容:1.通过课内多角度的有意识的阅读指导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2.读写结合的有效课堂模式的探究。重点:小学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难点:在教学中,寻找出从文本阅读过渡到写作训练的有效方法。讨论计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24 年 11 月-2024 年 2 月)1。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等有关理论,着重学习当前最新的有关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书评审编号籍。2.对我校英语阅读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