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劝学》中比方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劝学》第三段论证措施 答辩:(1)翻译第一段木石中绳那一句,阐明作者写作意图;(2)朗诵第一段最终一句(应当是考字音“省和知”) 《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形象清新、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方之中,运用比方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这篇文言文很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是比方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劝学》第二段用了五个比方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论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变化本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停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第三段用了五个比方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 借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运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重要作用的例子,推论得知“君子”因此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从而得出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局限性,获得更明显的成效。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方句,并且正反对比加以论述,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停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背面论述假如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的。这是本段第一种层次,论述学习要积累。“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原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论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方正反对照,论述做到积累还要专一。本段是从学习的措施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全文论证思绪清晰,构造一目了然。首先是《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比方,把抽象的道理论述的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是《劝学》中比方形式多样,有类比、有对比、有正面、有背面,综合运用;再次就是《劝学》中比方和说理结合紧密,运用灵活,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