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知识点 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灵,形象鲜亮生动,令人叹服。 背景: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着《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实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乐观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重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字词: 1.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 283 年。赵惠文王,赵国君主,名何。 2.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3.上卿: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的官位。 4.宦者令:宦官的首领。 5.舍人:有职务的门客。 6.和氏璧:战国时着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发现的,故名。事见《韩非子·何氏》。 7.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8.遗(wèi):送。 9.徒见欺:白白地被哄骗。 10.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11.何以知燕王:根据什么懂得燕王(会收留你)。 12.境上:指燕赵两国的边疆。 13.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 14.乃:却,居然。 15.束君归赵: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 全国统考高三语文的模拟学问点 2 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达不乘车而沉着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外乡,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拓山林。形容创作的艰难。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方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出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他人的责怪或惩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方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他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方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具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留心。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行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多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目前用来比方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6、狗尾续貂:比方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背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7、管窥蠡测:比方对事物的观看和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方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愿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