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题库()一、名词解释: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友好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友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措施研究和处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4.两次历史性飞跃 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对的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有关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对的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5.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第一要义是发展,关键是以人为本,基本规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主线措施是统筹兼顾。6.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主线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一直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主线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增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托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社会主义友好社会 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友好的社会。社会主义友好社会的总规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斥活力、安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