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2025年统计学知识点梳理_第1页
1/17
2025年统计学知识点梳理_第2页
2/17
2025年统计学知识点梳理_第3页
3/17
记录学第一章 导论1.1.1 什么是记录学记录学是搜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数据分析所用的措施分为描述记录措施和推断记录措施。1.2 记录数据的类型1.2.1 分类数据、次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照所采用的计算尺度不一样,可以将记录数据分为分类数据、次序数据、数值型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成果,数据体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达。例如:支付方式、性别、企业类型等。次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例如:员工对改革措施的态度、产品等级、受教育程度等。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成果体现为详细的数值。例如:年龄、工资、产量等。记录数据大体上可分为品质数据(定性数据)和数量数据(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1.2.2 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按照记录数据的搜集措施,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搜集的数据。例如:降雨量、GDP、家庭收入等。试验数据:在试验中控制试验对象而搜集到的数据。例如:医药试验数据、化学试验数据等。1.2.3 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分类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在相似或近似相似的时间点上搜集的数据。例如:我国各省市的 GDP。时间序列数据:同一现象在不一样的时间搜集的数据。例如:-湖北省的 GDP。1.3.1 总体和样本总体:包含所研究的所有个体(数据)的集合。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1.3.2 参数和记录量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记录量:用类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例如:某研究机构准备从某乡镇 5 万个家庭中抽取 1000 个家庭用于推断该乡镇所有农村居民家庭的年人均纯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5 万个家庭;样本是 1000 个家庭;参数是 5 万个家庭的人均纯收入;记录量是 1000 个家庭的人均纯收入。第二章 数据的搜集2.1 数据的来源2.1.1 数据的间接来源间接来源的数据:假如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信息已经存在,我们只是对这些原信息重新加工、整理,使之成为我们进行记录分析可以使用的数据。例如:记录公报、记录年鉴、某机构或某团体提供的数据、期刊、报纸和图书提供的数据、会议交流的数据、互联网查阅的数据等。二手数据的优缺陷:长处:搜集以便,采集成本低,数据采集快,作用广泛等。缺陷:针对性不够。2.1.2 数据的直接来源普查:调查针对总体中的所有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