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发病原因失钠>失水失水>失钠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而未予补充发病机制细胞外液低渗,细胞外液丢失为主细胞外液高渗,细胞内液丢失为主细胞外液等渗,细胞外液丢失重要体现和影响脱水体征、休克、脑细胞水肿口渴、尿少、脑细胞脱水尿少、脱水体征,休克血清钠(mmol/L)130 如下150 以上130~150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 H2CO3和对应的固定酸盐(根);H2CO3在肾脏解离为 CO2和 H2O,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 H+以 CO2和 H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深入通过 H2CO3释放 H+进入肾小管腔;固定酸的酸根以其对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进入肾小管腔的 H+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对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呼吸性调整和代谢性调整(互为代偿,共同调整):呼吸性原因变化后,代谢性原因代偿:代谢性原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原因均可代偿:酸碱平衡的调整: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 pH 值剧烈变动;同步使[HCO3-]/[H2CO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呼吸的变化,调整血中 H2CO3的浓度;肾调整血中 HCO3-的浓度。使[HCO3-]/[H2CO3]两者的比值保持 20:1,血液 pH 保持 7.4。各调整系统的特点: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变化酸(碱)性物质的总量;组织细胞:调整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呼吸调整:调整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 CO2起作用;肾 调整:调整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代偿性: pH 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 [HCO3-]/[H2CO3]仍为 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 明显异常,超过正常范围。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pH 值:7.35-7.45(动脉血)动脉血 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 40mmHg原则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 AB=SB:22-27mmol/L,均值 24mmol/L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 48mmol/L碱剩余(BE):-/+3.0mmol/L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 AD 增高代谢性酸中毒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的意义: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一、代谢性酸中毒:指细胞外液 H+增长和(或) HCO3-丢失引起的 pH 下降,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