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每空 0.5 分,共 20 分)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的,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友好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原则》(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记录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的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处理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种(生动活泼的)、积极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测、试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深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8、教学中应当注意对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的是什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深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3). 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课程原则对处理问题的规定规定为哪四个方面?(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获得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某些基本措施,体验处理问题措施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数感”重要表目前哪四个方面?数感重要是指有关数与数量表达、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成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详细情境中的数量关系。4、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