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企业管理工具介绍一、人力资源管理工具部分(一)能力素养相关工具1、冰山模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 1973 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养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养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进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假如没有良好的求职动机、品质、价值观等相关素养的支撑,能力越强、知识越全面,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会越大。根据冰山模型,素养可以概括为以下 7 个层级: 2、胜任(能力)素养模型胜任素养(Competency method)又称能力素养,是从组织战略进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操作流程.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 (McClelland) 博士是国际上公认的胜任素养方法的创始人.该模型是根据冰山模型提出并建立. 胜任素养的应用起源于 21 世纪 50 年代初。当时,美国国务院感到以智力因素为基础选拔外交官的效果不理想。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在这种情况下,麦克利兰 (McClelland) 博士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工作业绩的人员选拔方法.在项目过程中,麦克利兰博士应用了奠定胜任素养方法基础的一些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例如:抛弃对人才条件的预设前提,从第一手材料出发,通过对工作表现优秀与一般的外交官的具体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识别能够真正区分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 在 1973 年,麦克利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在文章中,他引用大量的讨论发现,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推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一些人格、智力、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因此,他强调离开被实践证明无法成立的理论假设和主观推断,回归现实,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