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摘要:干部考核工作是党的干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干部考核,可以使上级准确地了解干部,以便更好地培育、选拔干部,同时也可以帮助干部正确认识自我,扬长避短,提高能力与素养,近年来,许多院所结合实际探究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在识别、考察、培育、选拔、任用干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体制和历史原因,在干部考核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干部考核;干部管理;考核 一、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标准单一 现行的考核,注意了考核标准的“普遍性",强调“统一"的多,忽视了考核标准的“特别性”,考虑干部具体工作岗位、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具备的工作基础差别的少。无论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干部都采纳一个考核标准,并且多是概念化、抽象化的标准,不便具体操作,这样使得考核无法真实地反映不同干部在不同岗位、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实绩,很难做到对干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过多 现行的干部考核方式,在考评人员的选定、评价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测评会议的组织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的考评者同被考评者平常都没有工作接触,对被考评者的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很容易凭着“感觉”来写评语,由于对评价标准和内容理解的差异,有的考评者甚至只看被考评人的外在表现是否“忠厚老实”(实际就是“顺从听话"),而忽视其个人业绩,使考核的业绩失真、结果失准,难免水份大。 (三)考核结果缺乏应有的反馈 考核结果怎样?如何使用?被考评者不知道,群众不了解,即使是考评者也不一定都说得清楚,考评结果和用途始终笼罩着神奇的“面纱".被考评人得不到详尽反馈,就不知道自己下步的努力方向,群众不了解情况就会猜疑,就会产生误解,久而久之会对考评工作产生逆反,影响今后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考核周期还不尽合理,内容层次不够清楚 干部考核是一个动态过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所干工作方方面面,仅仅押在一年一度的考核上,靠考核组一两天“算总帐”,考核是很难给予准确的考核结果的.另外,每年考核都围绕“德、能、勤、绩”做文章,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我们在各要素的设计、各要素的权重上往往是考虑全面而忽略主次,生搬硬套标准,而忽略量化分析,眉毛胡子一把抓,久而久之干部对考核产生应付心理,致使考核流于形式. 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