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管虎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其独特的电影风格一直为人们所称赞从1992 年开始创作至 2014 年的今天,管虎总共拍摄了十一部电影和以《生存之民工》、《黑洞》等为代表的十七部电视剧,其中电影作品分别是《头发乱了》(1992 年)、《浪漫街头》(1996 年)、《超级城市》(1997 年)、《再见,我们的 1948》(1999年)、《上车,走吧!》(2000 年)、《西施眼》(2002 年)、《斗牛》(2009 年)、《谁动了我的幸福》(2009 年)、《八百壮士》(2011 年)、《杀生》(2012 年)、《厨子、戏子、痞子》(2013 年)。管虎凭借着主题的深度探讨、始终秉承个性化的方式,虽身为“第六代导演”而又不局限于其中,在影视作品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管虎的作品犀利、新锐,个性化醇熟,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现实批判性特征,既具有第六代的普遍特征,而且还独善其身,因此他又被称之为“第六代导演”中的“怪才”。本文将主要从管虎作品主题的选择、叙事的方式以及其创作的经历等方面来浅析管虎电影的风格特征。一、主题选择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精神跟许多的同时代导演一样,管虎在电影创作中也常常选择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却很少为人们所关注的小人物,比如说《头发乱了》中迷茫的青年,《浪漫街头》中的出租车司机等等,他们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当然也是小人物,但却很少有人把他们从文学的角度或者影视的题材上来进行叙写。然而在管虎的电影作品中,他以其少见的入世、内敛与犀利以及富含个性思想的批判手段标示着他在主题维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追求[1]。通过对社会最底层人物命运的具体描写来揭示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平凡生命的不平凡追求、向往。在管虎所描绘的电影世界中,虽然青春总是迷茫,生活也遍布荆棘,每个人似乎都过得不如意,但这种挫折并没有成为人物荒废青春的借口,这种磕磕绊绊并没有成为他们被淹没于社会和生活的阻挠;相反的,在充满挑战的生活里,他们以隐忍的态度逆流而上,逆风前行,将多姿多彩的青春加以诠释,把酸甜苦辣味俱全的生活展现得丰富多彩。时代特征对于影视的创作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不管是政治变革、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体制,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对于一个时代的影响都让管虎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描绘的淋漓尽致。管虎是第六代导演,所成长的时代相对第五代导演来说更加自由,而恰恰是这个原因,使得第六代导演们在现代的多元文化冲击下变得更具个性化特征。管虎的成功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