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10 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知识提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 10 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内容提要】公元 10 世纪至 14 世纪,是中国历史由中古向近古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一一辽夏金元(916 年-1368 年)积极学习中原汉人的经济方式、制度与文化,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建立本民族政权,长期与两宋形成对峙。这一时期的华夏文化不断向四周扩散,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最终源于漠北的蒙古族迅速崛起,半个世纪内先后灭掉西夏与金,之后建立元朝,再次实现中国统一。为巩固统一,政治上中央与地方分别实施中书省与行省制度;经济上修筑驿道、设立驿站;民族关系上设立专门机构宣政院处理宗教与西藏事务;元朝成为一个版图辽阔、民族众多、边疆稳定的大一统国家。gi 弭期齣律郦抽確腰丹国帀改起、辽与西夏1.契丹的兴起和建国:(1)契丹一词最早见于《魏书》,契丹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原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秦汉1115 弐貢協邂罰虹鋸H|,【时空定丄北宋.n,峙鬧 IIlli 年)【知识体时为东胡的一支。先后依附于唐时期的大贺氏联盟、后突厥、回纥。(2)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 916 年称帝,国号契丹,定都上京。耶律德光统治时得到幽云十六州,后改国号为辽。(3)巩固措施:A. 阿保机提倡农业,垦艺荒田,接受农耕生活;B. 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接受汉族封建文化;C. 政治上采取“藩汉分治”制度,设置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事务。2.辽宋的和战:(1)“澶渊之盟”:公元 1004 年,辽军南征逼近东京,宋真宗到达澶州后士气大振,辽宋议和。和议内容有: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岁币”;辽撤兵。(2)意义: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局面;宋辽边境安定,贸易兴旺;加强民族友好关系,促进民族融合。3.西夏的建立(1)建国:公元 1038 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党项族为羌族的一支,唐中以来活跃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唐末形成藩镇割据。(2)采取措施:A. 政治:仿照唐宋政治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同时保留一套蕃号官称;B. 选官: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C. 文化:仿照汉文楷书,创制西夏文字;D. 对外关系:,名义上先后向北宋、金称臣,实际上保持事实独立。二、金的建立与南下1. 金的建立与发展:(1)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