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简介 1 1 。 1 目的 1 1 。 2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1 1 。 3 范围 1 1.4 参考文献 1 2. 测试准备 2 2 。 1 系统性能要求分析 2 2 。 2 测试数据准备 3 2.3 测试环境准备 3 2.4 测试工具选择 3 3 。 测试策略 3 3 。 1 测试场景 4 3 。 1 。 1 测试场景一 4 3 。 1 。 2 测试场景二 5 3.2 负载分配策略 5 4. 性能数据记录和分析 5 4 。 1 被测系统 5 4.2 服务器 5 4.3 数据库 6 4.4 网络 6 5. 风险分析 6 6. 项目里程碑 6 7 。 测试结束标准 6 8. 附录 I : 6 8 。 1 性能计数器 6 8.2WEB 服务器 9 8.3 数据库 10 性能测试计划1. 简介1.1 目的此处描述本次测试的目的是什么,比如验证系统设计的性能目标。1.2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此处描述本计划中用到的专业术语定义。1.3 范围本次测试覆盖的范围1.4 参考文献此处列出本计划相关的文档,包含数据来源以及其他参考2. 测试准备2.1 系统性能要求分析一般的性能要求包括:系统容量:系统最大容纳多少个用户注册。访问数:同时访问系统的用户数。并发数:一个操作同时执行的并发数目,一个系统中应该有不同操作的并发数的组合(一般是有权限进行操作的用户)。响应时间:用户提交一个操作到得到响应的时间间隔.…………性能测试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压力,性能是在系统设计满足的最大压力下的性能。并发数要不小于系统正常运行的峰值,数据总量不小于系统正常运行 3 个月的数据量。在描述并发用户数目时,总是会带有相应的时间段限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实质上应当使用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请求的个数以及请求响应时间描述.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请求个数就是系统的业务吞吐量.虚拟并发用户的数量可以使用如下的公式换算:(真有用户数×每个真有用户请求数)/(总请求响应时间+真有用户总思考时间)=(虚拟用户数×每用户请求个数)/(总请求响应时间+虚拟用户总思考时间)=吞吐量。2.2 测试数据准备数据分析可以参考以下方式:历史数据分析有助于数据量级的确定。从历史数据入手,找出高峰期数据量.从其他相似或者相同系统入手,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高峰期数据量.无历史或者相关系统可以参考的时候,就要对系统的性能数据进行估算,包含系统容量,并发数等数据,估算以后给相关人员进行评审或者修订以后,根据大家同意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测试数据最好和真实数据相同,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