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重点环节的流程程序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使住院患者权益及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医院制定本制度.一、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由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联合制定。二、医务人员在给病人用药、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为病人提供其他的诊疗操作之前均应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从事诊疗活动.三、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四、我院患者身份识别采纳患者姓名、住院号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特别注意在使用患者姓名进行识别时,不可以问病人‘你是 XXX 吗?",而是要询问病人“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病人回答,然后将病人的回答与手中的信息进行核对.五、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六、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接诊医师要求患者本人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等;对临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要在病历上注明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法律规范补写。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八、进行介入或有创诊疗前,施术者要亲自与患者(或患者亲属)面对面沟通,并把沟通内容简明扼要记录在病历上.九、医院要求各科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标识牌,作为住院患者的识别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要仔细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十、“腕带”牌记载患者信息包括:科别、床号、住院号 、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由病房的值班护士负责填写。十一、要求所有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新生儿)、新生儿病房、所有进入手术室患者以及所有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均要佩带“腕带”牌,以便身份核对识别。十二、“腕带”牌上填写的患者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十三、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之间的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十四、关注重点环节的患者身份识别,细化识别流程.(一)手术患者识别:采纳“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