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各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摘要】 目的: 加强我院各病区药品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药剂科成立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小组,对我院各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行政和技术干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检查、监督等措施。结果: 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很多,存在于各个环节。结论: 加强病区药品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提高药品安全保障。 【关键词】 药品管理; 安全; 监督; 保障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4)03—0314-01 病区药品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临床上对药品缺乏正确管理,为此,药剂科成立药品质量监督小组,对各病区的药品管理进行了质量监督检查。各病区质量管理小组也进行了多次自查,从中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1 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病区药品无专人管理:目前,药品种类繁多,临床用药量较大,工作繁忙许多科室未有专人管理,对于药品的请领、摆放、有效期的管理、养护等众多工作未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导致药品管理混乱,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救治工作。 1。2 数量不清:备用药、基数药品的账物符合度低,存在少药、多药的现象。由于病区所需的药品种类多、数量大,新药不断使用,旧药应用减少或者停用,自行增加或者减少基数药品的种类以及数量,未经相关部门的审批 1.3 2 药品批号、包装混放病区药品基数多,周转慢,用后补充的药品量少次数多,造成批号多,产地各异,且药品的包装也不统一,非原包装的药品混放,造成临床上不同批号的药品混用[1]. 1.4 药品的储存条件不符标准:温度、湿度、光线等众多因素均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假如不根据法律规范储存极易导致药品的降低其有效期和效价,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出现毒性反应。检查中发现维 C、维K1、左氧氟沙量等药未及时实行避光措施;生物制剂虽然存放冰箱内,并未记录冰箱温度。 1.5 近效期或过期药品未按相关规定处理:由于管理人员工作繁杂,为了取药及用药的便捷,往往未严格执行按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拿药,忽视了对药品有效期的管理,造成浪费药品资源。对于超过有效期或者变质的药品随意丢弃,要未上报于药剂科进行统一处理。 1。6 高危药品管理不法律规范:检查中发现一些高危药品如高浓度电解质注射液与普通药品混放在一起,没有单独存放,也没有高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