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为了明确车间各类工时损失责任归属,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提升品质及公司竞争力;法律规范各车间工时损 失填写、签核、转嫁的流程,特制定本办法。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制造中心各车间因任何原因影响生产计划达成的损失工时管理。3、职责 3。1 生产车间 负责及时、有效反馈车间损失工时并如实、法律规范填写《车间工时损失统计表》. 3.2 品质部 依据《车间工时损失统计表》确认并及时填写《品质异常处理单》,负责确保《车间工时损失 统计表》能准确反应生产损失工时现象所造成的损失.并对产生的生产损失工时作责任判定,对损失工 时数据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监控、推动责任部门改善对策的实施. 3.3 直接责任人 负责收到《品质异常处理单》后立即到达现场对损失工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及时提出 临时对策和永久对策,产线恢复正常生产后对损失工时进行确认签名. 3.4 部门负责人 负责管控本部门异常损失工时的产生,督促下属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生产导常发生. 3。5 采购部 对因供应商原因导致的导常工时损失进行跟进补偿处理。 3。6 业务部 对因客户原因导致的异常工时损失进行跟进补偿处理。 3.7 总经办 负责核准已结案《品质导常处理单》,督导导常损失工时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并列入绩效考 核。4。定义 4.1、工时损失是车间直接人员投入工时中的非正常工时。 4。2、工时损失分为额外工时和异常工时: 额外工时包含:打样、试产、盘点、培训等异常造成的有价值工时损失; 异常工时:非计划换线、工程变更、返工,特采上线、待料、来料不良、制程异常、设备/工具异常原因 造成的无价值工时损失。 5、工时损失类别及执行办法 5。1 非计划性换线、停线,以实际生产异常项目填写,损失工时依以下规定: A、由于急单插入造成换线等损失由 PMC 或业务部签名确认,列入责任单位绩效考核。 B、由于待料、待治具造成换线等损失由上一工序或责任单位签名确认,列入责任单位绩效考核。 C、因制程异常,设备/工装治具异常,无法顺畅生产,损失工时由责任单位签名确认,列入责任单位绩效考核. D、因来料导常等外购物料造成换线、停线等损失时,供应商就承担车间投入的工时 ,相关责任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处罚,列入责任单位绩效考核,所造成的工时由生产车间提报,由采购联络供应商全部承担。 5。2 新产品试产 A、指新产品在量产(转产前)的小批量生产,新产品试产由项目部、技术中心主导,品质、生产需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