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_第1页
1/4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_第2页
2/4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_第3页
3/4
放射科质量控制目标 一、诊断报告书写质量控制1、诊断报告书写按报告单上的项目逐项填写,“一般资料”要齐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X 线号/CT 号/MRI 号、摄片序号、摄片日期、报告日期、临床诊断.2、“检查名称和检查方法或扫描技术”要具体说明,扫描及投照的确切起止范围、层厚、层间距、扫描方式、增强情况应描写.3、“检查结果”要阐明有无临床所疑疾病的种种表现或征象,阅片要全面观察,重点描述,按器官分级,分别描述,有病变时,详细确切描述,说明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与毗邻关系、有无特征性改变,描述与结论应保持原则性一致。追踪复查,病例要作详细前后对比,有影像及临床特征的病例,必须根据法律规范的要求书写影像报告结论。4、“影像学诊断”一般为一个或几个疾病的名称,结论要求定位基本准确,定性不强求,但要有层次.诊断学意见包括:①肯定性诊断意见;②参考性诊断性意见:如考虑几种诊断的可能,应依可能性大小按顺序排列,一般不超过 3 个;③建议性意见: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观查的建议。5、报告必须签名,包括书写报告医师及审核医师签名.报告单一式两份(复写),一份交病房或门诊,一份同照片一起存档。审核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6、诊断报告发出时间普通诊断报告:①急诊一般要求:半小时内出报告,急诊报告注明检查时间(时、分)和报告时间.② 门诊 2 小时内出报告,遇有特别情况,应向患者说明原因,③特别检查 24 小时内取报告。CT、MRI 诊断报告:①门、急诊病人检查完一小时内取诊断报告单;②一般病人 24 小时内出诊断报告;疑难病例 24 小时内通知患者取报告的时间。 二、CT 检查质量控制1.CT 检查是放射诊断的一种方法,其管理组织体系应统一归属影像(放射)科管理范围。CT 质量保证、控制和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是影像(放射)科主任。2.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力求良好配合,扫描必须作碘过敏试验,腹部扫描应空腹,检查前口服 2%泛影葡胺以减少组织伪影干扰。3.扫描操作管理 (1)根据 CT 机规定的操作程序和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2)根据病例检查要求进行摆位和扫描定位. (3)严禁重力敲打键盘,一系列的技术操作应做到“轻、准、稳". (4)根据优质图影像要求正确选调窗位、窗宽。 (5)对于选层、加层、扫描定位、窗技术的控制,必要时与诊断医师取得联系并得到指导。 (6)准确填写扫描条件、层次、硬盘图像存贮号、机器和病人情况并签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