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分析 1:教案风波一所学校的领导决定用展览教案的方式来检查教学质量, 却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波:两位年轻老师的教案做得非常标准,法律规范,但教学却一般。而两位老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颇受学生欢迎,但教案却很不法律规范,连标点符号都没有。这就给校长出了难题.究竟用什么标准去评价呢?问题:1、用展览教案的方式检查教学质量可行吗?为什么?2、展览教案体现了哪些教学管理理念?3、你认为校长下一步应该实行哪些方法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案例分析 2:教育教学管理中该如何引进竞争机制?某所学校的一位刚上任的校长,为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校内的大会小会上大力提倡竞争。该校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育、教学、管理、奖惩等制度 23个.对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在同等条件下,好事优先。对提高学历层次,参加进修的老师,学校要予以优惠条件。对一小部分老师提出上课的最基本的要求,拉动进步。适时调换岗位,调岗有的意味着否定,有的意味着肯定。召开表彰大会,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在竞争意识的催化下,学校里的王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争占学生时间,其他老师都不同意与王老师同班。问题:1、你认为该校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管理是否合适?为什么?2、你认为过分竞争会有哪些弊端?又如何克服这种机制的弊端?案例分析 2:如何看待满勤奖制度某校决定采纳“满勤给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 200 元,假如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仔细负责的张老师,因患病请假 2 天,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陈老师常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学生反映大,奖金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的第一周就迟到两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有了,于是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问题:1、你认为“满勤给奖”是否应该给予激励?为什么?2、针对张老师的情况该如何处理?针对陈老师和赵老师的情况,又该如何处理?3、你认为该校应怎样完善全勤奖的设置?还应该实行哪些管理理念与方法才能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案例 3:备课的风波某农村中学去年暑假从外校调来一位本科学历年轻语文老师张某。奇怪的是,平日从不见他书写备课笔记,上课竟然只带两支粉笔、一本教科书,而且对老老师的仔细备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