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进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案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 姜兰芳课标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是地理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一门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中职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能够解决实际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根据课标,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的进展有其自身规律。要实现区域可持续进展,必须在仔细讨论区域自身进展的前提下,不断协调人地关系,同时要根据社会、科技等的进展,不断探寻本区域新的增长点.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地理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内容,计划用 1 课时完成.本节教材以匹兹堡为例,阐述了区域不同阶段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区域进展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进展,为此必须正确认识区域进展的阶段性,及时调整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地关系协调进展。区域进展阶段包括: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本节内容的核心是把握不同进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变化对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尤其是再生阶段。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情景与问题,以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对区域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使学生把握各阶段特点、问题、措施.本节是第二单元“走可持续进展之路”的基础与铺垫,与“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有承上启下的联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以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为例,说明区域进展的阶段性;(2)分析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对某一区域不同进展阶段人类生产的影响;(3)通过对匹兹堡不同进展阶段特征的分析,提示人们在制定区域可持续进展方案时,应关注区域所处进展阶段,探究区域新的增长点;(4)通过分析区域进展不同阶段的人地关系,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进展,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2.技能目标:(1)培育学生利用案例分析问题、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2)培育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 通过区域进展阶段的学习,能够分析本区域所处的进展阶段,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本区域经济的进展献技献策,促进本区域的进展; 2.通过区域进展阶段的学习,充分理解我国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学生属于音乐美术专业高考学生.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分析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很难抓住要点。另外,读图分析能力较弱,不善于猎取图表中的信息.但因为本部分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