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因为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已经实现较高程度的区域物流一体化,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已取得不小成就。在京津冀地区,区域物流业和产业联系紧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因此物流业与产业科学发展可以为京津冀一体化整体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是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对象为对京津冀物流业发展与三次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联程度。关键词:京津冀 灰色关联 区域物流 产业协调发展区域物流与产业经济相关文献综述国外研究成果。Aschauer (1989)在研究时采用计量模型的方法,对基础设施投资及其生产率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论为基础设施投资和生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前 者 越 多 , 后 者 越 高 。 由 此 可 看 出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会 很 大 程 度 影 响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Talley,Wayne(1996)采用同样的方法,经过相关调查后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研究。国内研究成果。吴春莺(2003)研究后发现,现代物流体系整体水平提高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影响。王纪勋(2006)的研究则以灰色关联分析法为研究手段,对物流产业发展可能会对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货物周转量严重影响着产业结构效益指数的波动。吕敏(2008)的观点是物流业需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其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背景有利于产品结构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有利于协调相应区域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最终反作用于生产与流通协调发展。马静漪(2016)则通过分析 1993-2013 年京津冀地区物流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数据,研究该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确定该地区物流业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归纳整理相关文献发现,总体来看,物流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而很多文献都是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所以后者可以一定程度为前者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因此,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整体研究已初具规模,具备较高水平,为物流业与产业的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参考。灰色关联分析原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主要分析标准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手段为实证分析,其可以较好的体现两个因素的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1)设定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大多数时候,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在模型中分别扮演因变量和自变量角色,对系统行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