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讨论方法邓文婷 选择一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质的讨论报告,对这些报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根据这些讨论报告的讨论内容,尝试着自己重新撰写。在本次考核中,我选择了三种调研报告,一个是收录在《中学政治教学资料大全》中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报告》,一个是和龙市第七中学王颖的《初中德育教育问题讨论实验报告》,还有一个是杨艳玲的《成长的苦恼-—质的讨论报告》。这三种调查报告都是围绕着“学校与学生”来开展的,其中《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素养培育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概况为:本次调查实行不计名问卷形式,只要求被调查对象按规定如实填写,其中客观选择题 29 道,主观问答题 1 道。共分为学习类 6 道,兴趣、爱好类 7 道,理想、信念类 8 道,综合类 9 道.调查的对象是淮南九中高中在校学生。全校现有 21 个高中教学班,1200 余人。随机抽取 200 人,其中男生 120 人,女生 80 人,14~15 周岁为 26 人,16~18 周岁为 119 人,18 周岁以上 55 人,共发问卷 200 份,回收 196 份,其中有效问卷 192 份,有效率为 97.9%。调查分为四部分,学习类、兴趣爱好类、理想、信念类、综合类。(一)对于学习的目的与态度 50.2%的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谋取职业”,26。5%和 19。3%的学生选择了“振兴中华,提高自身素养”和“过上幸福生活”,4%的学生选择的是“赚更多地钱”.对于学习态度,选择“应付家长和老师”和“马马虎虎地学"的分别为 22。7%和 26。4%,另外 48.2%的学生选择“勤奋刻苦",还有 3.7%的人“讨厌学习"。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目的较明确,但学习态度尚待进一步端正。(二)在业余时间安排中选择“读书看报”的占 44。7%,选择“看电视”的占 20.1%,而选择“打球、唱歌、游戏"和“睡觉、上网、玩游戏”的比例分别是 18。7%和 16。5%.可见,多数学生能通过传媒获得知识和信息,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沉湎于网吧和游戏室.(三)关于人生坐标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勤奋上进"和“珍惜光阴”的学生占 40。6%和 34。8%,选择“进展个性”的占 20.1%,仅有少数人选择“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部分学生的错误倾向引起警觉.(四)在综合选择中,关于“失眠”及原因有过“失眠”现象的学生中,选择“学习劳累”和“心理受压抑”的分别占 45。3%和19。4%。表明,与家庭多沟通十分重要,家长和学校应注重对学生心理辅导.通过上述调查报告来看,这一份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