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1、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2、管理的政治性:指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3、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4、教育管理原理: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5、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指老师是学校的主体,老师的参加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进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进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6、法治职能:指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立法和执法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7、方向性原则:是指我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使我国的教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8、法治的方法:指的是教育管理者运用教育法令、决定、命令、指示、规章,对教育活动予以强有力的指导、调节和影响。9、激励的方法: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激发、调动教育人员积极性的方法.10、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教育方针作为党和国家对一定历史阶段教育事业进展的总方向的规定,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11、教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所确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策略和行动准则。12、教育法规: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而实施的,并且对人们的教育权利和义务起到保护和法律规范作用.13、教育行政执法: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所实行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或对其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14、合法性原则:即教育行政执法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15、进行教育行政司法:指通过行政途径,处理教育法律纠纷,对违反教育法规的法人行为实行一定的制裁措施。16、教育规划:是根据社会进展和教育进步需要,在确立教育进展总目标的同时,还要对教育进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