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生儿监测方案

新生儿监测方案_第1页
1/16
新生儿监测方案_第2页
2/16
新生儿监测方案_第3页
3/16
黄冈市中心医院新生儿(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1、监测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2、建立新生儿医院感染数据比较体系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4、评价控制效果二、监测对象:监测单位可以是新生儿室也可以是新生儿 ICU,为住进新生儿室(ICU)的所有新生儿;入新生儿室(ICU)超过 48 小时发生的感染或转出到其它病房后 48 小时内确定的感染均属新生儿感染。三、监测指标:将新生儿按出生体重分为四组:≥2500g、 1501-2500g、 1001-1500g、 ≤1000g。监测总体医院感染率,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以及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脐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的使用率及其相关感染率。四、器械相关感染定义:(一)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前 48 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并有胸部 X 线及实验室检查依据,或临床医生诊断的肺部感染。(二)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病人留置血管导管或拔除血管导管 48 小时内出现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 T>38C)、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1 岁的病人有发热(T>38C,肛温),或低体温(T<37C,肛温),或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除血管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感染源.除上述临床表现之外,诊断成立至少还应具备以下各项中的一项:1、导管半定量细菌培育阳性(>15CFU/导管尖端 5cm)或者导管定量阳性(>10CFU/导管段),并且与外周静脉血培育(至少 1 次)分离到的病原菌相同。2、同时从血管导管、外周静脉抽血送细菌定量培育,前者与后者细菌浓度比例>3:13、同时从血管导管、外周静脉抽血送细菌培育,导管所取血样培育出现阳性的时间(自动血培育仪的报阳时间)比外周静脉血早 2 小时以上。对于常见皮肤共生菌,如棒状杆菌属(除白喉杆菌外)、芽孢杆菌属(除炭疽杆菌外)、丙酸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气球菌属、微球菌属,需要不同时间、采集 2 次或 2 次以上血培育均阳性才能确诊.如血液中 1 次或 1 次以上培育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假丝酵母菌等,即可确诊。(三)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感染前 48 小时内使用过导尿管,出现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无症状,且尿培育革兰阳性球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五、监测方法:(一)、前期准备工作1、制定新生儿 ICU 医院感染监测及干预方案;向主管院长汇报开展监测工作的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生儿监测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