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羊桐日光温室滴灌运行情况汇报材料节水示范点建设汇报材料为了切实发挥农业综合节水示范点的辐射引导作用,以设施农业建设为主,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常规节水和高新节水相结合,以田间节水为重点,结合永昌灌区示范点的实际情况,现将永昌灌区白云、羊桐片示范点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白云、羊桐片农业综合节水示范点,辖20个村民小组,有988户、4315人,水权面积8418亩,生态面积673.5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制种等为主。现有机电井41眼,全部安装计量设施且运行正常;已建砼“u”型农井渠43.1公里,配套面积4600亩;建成日光温室79座、158亩,安装滴灌工程79套(正常运行30套),温室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黄瓜和温室蔬菜等。二、水权配置情况白云、羊桐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区20XX年水权分配总水量385.253万m(其中:农业用水量350.75万m、生态用水量13.23万m、生活用水量21.273万m)。在水权配置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严格按照区政府(区水务局)→灌区委员会(灌区水管单位)→镇政府(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农民用水户协会分级负责的四级水权分配落实机制落实水权,将各项水权落实到户;二是通过强化刷卡充值、计量设施运行管理,重点控制灌溉定额,坚决执行分轮次上水制度,推行“五个一”(一证、一卡、一制、一账(上水台账)、一牌(管理服务牌))水权33331控制落实措施,逐户核发水权证、水权明白卡988份,建立《轮次配水量记载册》水权控制台账,在机井管理房粘贴用水公示表;三是以水权总量为依据,编制20XX年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并印发至各用水小组。三、实施工程节水措施,大力推行节水示范点建设第1页共5页1、u型农井渠建设白云、羊桐片计划新建砼“u”型渠道22.2公里,完成配套面积2667亩;对2003年以前修建的8.6公里破损渠道进行修缮,计划完成c20细粒砼工程量2400m,并在渠堤铺筑砂砾石垫层4cm,完成砂砾石工程量920m。进一步完善分水建筑物配套设施,计划配套钢闸板1.28t。在重点地段埋设标志碑84块。2、日光温室建设情况白云、羊桐片建成日光温室185亩,79座,但基础设施配套相对滞后。该示范区到20XX年将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000亩527座,20XX年建成178座320亩,20XX年新建167座300亩,20XX年新建108座195亩。四、通过非工程措施,进一步提高节水示范点建设标准1、指导各用水小组根据分配的水量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加强宣传,引导群众将夏、秋、经作物种植比例调整,督促群众推广区域化种植,落实全膜覆盖玉米2000亩,落实垄作沟灌玉米600亩;2、计划落实小畦田面积4200亩,在落实工作中,形成由灌区水管单位、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小组相结合的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依据小畦田建设标准,安排专人驻协会进行小畦田建设,做到定人、定责、定任务,把小畦田建设落到332实处,确保小畦灌溉常规节水技术工作顺利实施;3、制作水权水价改革相关宣传牌12块。五、日光温室滴灌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示范点现已累计完成日光温室建设79座,已全部安装配套滴灌设备,正常运行30套,较之传统灌溉方式,日光温室采用滴灌后,可大大提高产量,提早上市时间,并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劳力等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灌区安装的滴灌工程部分没有运行,究其原因有以下3个:1、滴灌设备管理问题。灌区为数不少的农户在安装了滴灌后,使用不长时间即成了摆设,有的拔掉滴灌带(管),直接第2页共5页使用主管道输水,成了“管灌”;有的则直接放弃不用,又恢复了沟灌。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管理不善。一是农民对这些新技术、新设备认识还不是很高,如滴灌对水质要求较高,不但需要配备质量较好的过滤器,还需要定期冲洗过滤网和滴灌带,若管理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滴灌带(管)的堵塞,导致出水量变小,灌水不均匀,甚至造成整个滴灌系统瘫痪。二是农作物换茬时,农户觉得安装、拆除、再安装设备麻烦,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停止使用了。三是滴灌工程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农民不爱惜,还可能进行人为破坏,这也是许多地方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2、使用技术问题。目前大多数农民还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