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校学生参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几点见解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第 3 期 【摘要】 高校学生参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数与日俱增,不过报名人数增长的背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通过率的增长。本文分析了高校在校生参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优势,并且协助考生理清参照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某些问题,但愿能对在校学生参与并通过 CPA 考试有所协助。【关键词】 在校生 注册会计师考试 优势 问题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a Accountant,简称 CPA)考试是我国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伴随近年来的发展,CPA 考试已经成为整个会计群体关注的考试,而不单纯是一种行业的入门考试。据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到 10 月全国注册会计师人数已达 15.5 万,其中执业注册会计师 8.5 万人,非执业会员 7 万多人。尽管中注协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的报名简章中明确指出报名参与考试者应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有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但事实表明,每年考生中,高校在校生占相称大的比例。在校学生参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有诸多优势,基于这些优势,加之近些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在校学生参与 CPA 考试的人数也呈增长态势。高校在校学生参与 CPA 考试者中,学习财经类有关专业的居大多数,本文也是从有关专业的在校生的角度去进行的分析探讨,对非有关专业的考生有些内容则不一定合用。笔者结合自己数年的教学及考试经验,分析了在校学生参与 CPA 考试的优势,并就在校生参与 CPA 考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简单谈谈自己的见解,但愿能对在校学生参与并通过 CPA 考试有所协助。1.高校在校生参与 CPA 考试的优势分析我国目前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 6+1,6 指的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 6 门专业阶段测试科目,1 指的是综合阶段的测试。考生只有通过专业阶段测试并且成绩合格者,才能参与综合阶段的考试。首先,从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看,诸多高校的财经类有关专业都会开设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课程,尽管两者之间的难度、深度和广度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不过毕竟专业课程的开设为在校生参与 CPA 考试提供了也许。另一方面,既有的考试制度将考试分为两个阶段,考生只有获得第一阶段的全科合格,才有机会参与第二阶段的测试,那就意味着要想通过 CPA 考试的所有科目,至少要经历 2 年的时间。众所周知,对绝大多数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