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第四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特指(B) A.消极受众 B.积极受众 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2.公共关系也称作(C) A.群众关系 B.受众关系 C.公众关系 D.人群关系3.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小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 A.个体公众 B.组织公众 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4.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5.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重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D) A.自尊需要 B.胜任需要 C.成就需要 D.优势需要6.“一窝蜂”现象指的是(A) A.流行 B.流言 C.时髦 D.时狂7.初次阐明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C) A.霍夫兰 B.纳普 C.布林 D.阿什8.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B)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9.下列公众对象中,与组织自身有关性最强的是(D)A.政府公众B.小区公众C.顾客公众D.内部公众10.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部分是(D)A.内部公众B.顾客公众C.政府公众D.媒介公众11.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2.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C)A.高级需要B.低级需要C.优势需要D.长远需要13.下列有关流行的说法中,对的的是(D)A.流行波及的范围很狭小B.流行是少数人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C.流行是一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现象D.时髦是流行的一种体现14.认为“教师文质彬彬,商人唯利是图”的心理定势是(C)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定型作用D.晕轮效应15.初次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思想家是(D)A.艾维李B.巴纳姆C.伯尼斯D.马斯洛16.在公关传播中运用“名流公关”的作法,重要是想发挥舆论的(D)A.制约作用B.监督作用C.鼓动作用D.指导作用17.从众行为的主观原因是(B)A.团体压力B.不愿被孤立C.权威命令D.他人劝说18.下列选项中,被视作“准自家人”的是(B)A.内部公众 B.小区公众C.顾客公众 D.媒介公众19.任何一种态度均有其对应的特定对象,这是指(B)A.态度的社会性 B.态度的针对性C.态度的协调性 D.态度的两极性20.下列不属于流行现象的是(B)A.“一窝蜂”B.流言C.时髦 D.时狂21.假日出现的旅客高峰、招生考试时出现的考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