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1、数学: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的讨论2、语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的讨论3、其它: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三选一字号要求:仿宋 小四 段落 1.5 倍行距策略条数:2-—3 条选两个小课题:工具与非工具学科各选一个(即选 1、3 课题或 2、3 课题)附表格:兴隆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记录表课题名称策略名称操作方法具体案例备注例:兴隆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记录表课题名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的讨论策略名称创设算法多样化的计算情景,体验算法最优化的问题解决策略操作方法“算法多样化”是新教材的教学要求,鼓舞学生用自己喜爱的、熟悉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鼓舞学生从多样化算法的讨论中借鉴别人的经验,把别人的思维精华纳入到自己的认知领域. 这一做法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进展和学生的思维沟通,但也产生了课堂沟通活跃、课后练习不扎实,沟通算法多种多样,个人实践我行我素等问题。随着教改的深化,算法的最优化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作为老师,要正视每一种算法,要制造条件去组织和引导学生互说、互评、互学,在比较中求真,在应用中内化。同时,要组织学生在仔细观察、比较各种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解题策略,提高计算的效率.总之,老师的指导不是要让学生学会多样化的算法,而是要让学生经历对各种算法的再认识过程,构建起优化的思维方法,真正使学习与沟通为今后的学习与运用服务.具体案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时,面对“32+56"、“19+35”学生的算法有多种多样,但 32+56 计算中,用 30+50=80,2+6=8,80+8=88计算比较清楚,而 19+35 则用 19+1 再加 34 计算更简便.又如教学“125×88",在“125×8×11,125×(80+8),(100+25)×88,5×22×(25×4)”等算法中,第一、第二两种更能体现巧算的简便效果,因此,这两种算法在学生目前的计算运用中是最可取得。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