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交底部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交底时间交底人交接人交底内容: 1 现场有限空间概况1。1 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位置:本工程地下暖通管道和消防管道及消防水池等需要进行有限空间施工。 1。2 可能引发的事故:中毒事故、缺氧窒息事故、高空坠物事故。 2 施工准备 2。1 作业申请 2。1.1 本工程所有有限空间作业须按要求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需要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名称、作业单位、作业负责人及作业人员、监护人、签发日期及作业时限、作业内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效时限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防护和应急措施。具体办理程序如下: 施工队根据施工安排向项目部安全部提出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安全部根据施工情况确定施工措施→进行空气检测→安全部检验防护措施及应急措施是否合格→办理领取《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2.1。2 作业队办理好《有限空间施工许可证》以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还应遵循以下程序: 作业前由项目部安全员对分包安全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工作环境交底→检验安全措施及应急措施是否符合要求→作业人员作业 2.2 技术准备 2。2。1 检测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各分包单位进入有限空间施工前,必须执专业检测仪器检测所在空间的有害气体浓度。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 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25ppm)。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2.2.2 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 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2。2.3 通风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实行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2.2。4 防护设备 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