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答案任务一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各选项中,(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属于管理的对象.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 计划 )的重要性。3.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4。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与剪彩典礼等社会活动时,他行使的是( 精神领袖 )的角色。5.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 )是最为重要的。选择一项:6。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7.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种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 效率的逻辑)为重要原则。8.日本经济之因此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9。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预测 )。10.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参与组织计划的制定,这就是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特征.11。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步计划期限也应当( 更短)。选择一项:12。选择方案就是根据评价成果,从多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满意 )的方案.13。当预测者可以得到足够的精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 )是可取的措施。14.企业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的的(权变性 )原则.15.目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的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的限制在(5 个 )以内。二、多选(每题 2 分,共 30 分。)1.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络的是( 生产力 社会化大生产 )。2。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饰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决策制定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 信息传递角色)。3。管理者在行使多种管理职能、饰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有如下技能:如( 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技能 )。4.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原因,它又分为( 产业环境 宏观环境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效率重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6.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的。这些权力包括:(超凡的权力 理性———-合法的权力 老式的权力).7。1990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专家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