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人才向政府集中的隐忧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过审核人数突破百万。其中,竞争最剧烈的职位,通过审核人数达到了 3914:1,靠近 4000 人争抢一种职位。近几年,国考报考人数年年递增。自以来,每年仅通过审核人数都在百万以上。 在目前就业形势下,任何一种社会职业的公开招考,一般都会吸引大量的报考者。其他职业的报考人数未必低于公务员,只是它们过于分散,或者由社会自行组织,因而没有像国家统一招考的公务员考试这样进行专门的人数记录,社会关注度也没有国考这样高。 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参照答题框架】 (1)公务员职业受到求职者的尤其青睐,这是不争的事实。公务员所享有的福利待遇和稳定优越的工作环境,也是许多社会职业不能比拟的。虽然国家在不停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与管理,根据有关法规,也建立了公务员退出机制,但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仍然是风险系数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职业,生老病死皆有保障,一般也不会有失业的担忧。自然而然,公务员尤其是国家公务员的引诱如此之大也就局限性为奇。 公务员应当是一种开放性职业,与内部选拔、暗箱操作,不向社会开放相比,“逢进必考”堪称进步。尽量地吸纳优秀人才,是所有职业的共同目的,公务员也不例外。不停拓宽人才吸纳面,是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例如,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将实行一项改革,即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 公务员职业如此受欢迎,其实并不算十分正常的现象。在某些国家,公务员职业并不像在我国这样有热度,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务员在福利待遇上并不算优渥,无处不在的社会监督也使得公务员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假如做到一定级别、握有决策权,则随时也许有下课的风险。 国家与社会,在人力资源的吸纳方面,是一种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人力过于向国家集中,社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将随之下降。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者,往往以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为荣,仿佛国家不将社会上的人才尽数搜罗起来,就是治理不成功的体现。 (2)我认为这种老式治理思维需要变化。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利益服务,并不尤其需要进入国家公职序列。各项社会事务都需要人来推进,假如人才都向政府部门集中,社会活力与发明力就会受到影响。 不仅在人力资源方面,对于任何要素资源,国家都不应与社会形成一种争夺关系。这并不是说不要公务员考试,或者向社会关闭职业之门。公务员受到格外青睐,是国家强于社会的一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