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教学进程:第 14 次课 第 7 章第一、二节学时:2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 肖启明 欧阳河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第 7 章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一节 棉花害虫一、棉蚜(一)生活习性1.越冬 棉蚜在我省大多以受精卵在第一寄主——花椒、木槿、石榴、鼠李等木本枝条上及夏枯草等杂草根基越冬。2.各虫态习性 春季由卵孵化为干雌,干雌在第一寄主上进行孤雌卵胎生,产生后代多为有翅迁移蚜,飞往棉田或其他第二寄主上,称为侨蚜。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棉蚜繁殖力极强,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 16~22℃,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75%以下,高温高湿均不利于蚜虫的发生。(二)综合防治二、棉铃虫( 一)生活习性1.越冬 杂食性害虫,我省每年发生 4 代,以老熟幼虫在棉田蜕皮化蛹越冬。2。各虫态习性 越冬蛹在土温达 16℃以上开始羽化。成虫傍晚活动,对黑光灯和杨树枝把有较强趋性。喜爱在生长好的棉田及玉米、高粱上产卵,卵产在嫩尖、嫩叶、蕾、苞叶及玉米高粱心叶上.初孵幼虫先吃卵壳,然后食害嫩尖、叶;二龄幼虫蛀食幼蕾;三、四龄以为害蕾花为主;五、六龄幼虫蛀食青铃。三龄前幼虫早晚常在叶面爬行,抗药力差,易被药剂杀死.因此,防治应在卵孵盛期开始防治,把棉铃虫消灭在三龄以前.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在温度 22~28℃,相对湿度 75%~90%,雨量分布均匀情况下发生严重。(二)综合防治1。农业防治 冬春深翻,灌水,减少虫源.2.种植抗虫棉3。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对第二、三代,百株卵量 20 粒以下时,药剂防治标准为百株 8 头幼虫;百株卵量 20 粒以上时,药剂防治标准为百株 5 头幼虫.对第四代,百株卵量 50 粒以下时,药剂防治标准定为百株幼虫 15 头;百株卵量 50 粒以上时,药剂防治标准定为百株幼虫 8~10 头。具体措施:(1)每 667m2可用 500 亿核多角体病毒,稀释在 25~40kg 水中喷雾.(2)每667m2用含 80 亿~100 亿伴晶孢子的 Bt 乳剂 200~250ml,兑水 30~40kg 喷雾。(3)每 667m2用 50%对硫磷乳油 100ml(或 50%辛硫磷乳油 100ml),或 2。5%敌杀死乳油 25ml(或 20%速灭杀丁乳油 25ml),对水 50~60kg 喷雾。(4)鉴于棉铃虫的抗性,采纳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脂类杀虫剂混用防效较好.三、红铃虫(一)生活习性以幼虫侵害棉花的蕾、花、铃等部位,为害蕾、花后影响受精,使子房不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