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入学水平测试网上辅导材料”一、复习参照书目1.中国文学书名:《中国现现代文学基础》主编:李平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基础写作书名:《基础写作》主编:张杰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3.汉语书名:《现代汉语基础》主编:胡吉成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二、 重点掌握的内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解释或论述。(一)中国文学本课程是为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习的专科毕业生准备的。本课程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文学史知识点,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文学常识的学习,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李平编著的《中国现现代文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1 月出版)。学习本课程,规定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常识,并对各自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并建立起一种文学的整体观。《中国现现代文学基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一章 “五四”时期的文学(1917-1927)前五四文学;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文学革命中的斗争;《新青年》作家群;鲁迅的前期杂文和散文;周作人、林语堂与小品文;冰心、朱自清与“五四美文”;胡适、郭沫若与初期白话诗;《雪朝》、繁星体、湖畔诗社与冯至;徐志摩、闻一多与新月诗派;《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小说;郁达夫与艺术派小说;文明戏、问题剧与爱美剧;田汉、郭沫若、欧阳予倩与丁西林。第二章 左翼时期的文学(1928-1937)“革命文学”;“左联”与左翼文艺运动;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李金发与象征诗派;戴望舒与现代诗派;蒋光慈、殷夫与臧克家;茅盾与左翼小说;施蛰存与新感觉派小说;沈从文与京派小说;巴金、老舍与李劼人;田汉、夏衍与左翼戏剧;曹禺、李健吾与话剧的中国化;鲁迅的后期杂文;小品文的繁华;京派与开明派散文;游记与汇报文学。第三章 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9)“文协”与抗战文艺运动;《发言》与延安文艺座谈会;挖苦暴露性小说;张爱玲的《传奇》;战争中的文化反思;赵树理与解放区小说;抗战初期的诗歌运动;艾青与七月诗派;穆旦与九叶诗派;民歌与民谣;40 年代历史剧的繁华;现实题材的艺术收获;解放区的戏剧改革;汇报文学的崛起;杂文的“鲁迅风”。第四章 新中国时期的文学(1949-1965)第一次文代会与建国初的批判运动;“双百”方针与“反右”运动;颂歌时尚的兴起;郭小川与颂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