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内控指标的要求沉淀池出口浊度控制在 2NTU 以内,操作人员每 1-2 小时巡回检查一次,并对每个单池中的反应池的矾花生成情况及沉淀池的沉淀效果的观察.2、根据不同季节的水质、原水水量调节投加池子数量,调节各单池负荷,保持在额定负荷的 60%(由进水阀的开度调节),药剂投加量由转子流量计调节均衡,送入每个单池.3、操作人员应观察反应沉淀池的运行情况,观察反应池中所形成的矾花,是否颗粒清楚,水与颗粒之间的界限明确,过渡段有泥水分离清楚而透明,进入沉淀池即开始分离,说明投药量适中.4、每 2 个小时对沉淀池的单池出水浊度进行检测,把检测结果汇报给加药值班长调节药剂投加量,并及时调整单池转子流量计。5、当沉淀池的出水浊度增高,操作人员应观察反应池中的矾花生成情况,如在反应池后(过渡段)发生泥水分离,在沉淀池中有大量矾花带出,矾花呈乳白色,造成出水浊度增高,说明投药量过大;如在反应池内矾花细小,水呈浑浊模糊状,沉淀池前部(过渡段)无泥水分离,造成出水浊度增高,说明投药量过小,应汇报给加药值班长及时增加或降低药剂投加量,并调节各个单池转子流量计,同时值班人员及时排泥,防止不合格水进入滤池。6、在不同的水质和不同的季节合理调节排泥周期,高浊期 8—24 小时排泥一次,低浊期 24-72 小时排泥一次,特别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排泥周期,管式排泥周期(8—24)小时,各单池排泥周期应根据实际测试结果每月调整一次。7、在冬季时,水的浊度低,生成矾花数量少。流速过快矾花不易沉,容易带出沉淀池。这时应该降低负荷,减小流速使矾花在沉淀池中沉降下来.絮凝反应沉淀工序控制管理1) 岗位人员严格控制沉后水质,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沉后水浊度控制在2NTU 以内。2)岗位职工应按设计要求和实际生产水量,合理调整各反应沉淀单池进出口流速、运行水位、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3) 岗位人员应严格控制其运行水位。对于沉淀池根据原水水质情况控制连续排泥时间和排泥周期,必须做好排泥工作,保持排泥阀的完好、灵活,排泥管道的畅通.排泥周期根据原水浊度和排泥水浊度确定。斜板表面及斜板内沉积产生的絮体泥渣应定期进行清洗。 4)岗位人员开展日常检查的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日检查进、出水阀门,排泥阀,排泥机械运行状况并进行保养.5)水厂管理、技术人员定期完成过滤设施维护工作。定期维护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械电气,应每月检修一次,网格. 6)水厂管理、技术人员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