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砼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就其在施工和养护中出现的各种病害、裂缝产生的过程,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水灰比、施工操作等对质量的影响,以及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述.其质量病害的主要问题有: 一、裂缝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从时间上可分硬化前和硬化后两个过程. (一) 在硬化前,混凝土还处于塑性状态,由于各种组成材料的密度不同而发生沉降,内部自由水析出,引起沉降收缩裂纹,这一般发生在抹面层的时候。但在干燥的基层上浇筑混凝土面层时,因水份很快被基层吸收,引起混凝土较大地收缩也会产生宽而深的裂缝。 为防止沉降裂缝的发生,可实行以下防治措施: 1、混凝土浇筑后,在尚未出现析水前,应防止强风吹拂和烈日曝晒。 2、同时在浇筑后要及时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水份蒸发而干燥。 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路基基层浇湿。 4、采纳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纹。 5、避开高温气候施工.在高温天气下,水泥水化作用加快,内部水化热不易及时散开,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同时因水份蒸发加快,使混凝土迅速干燥而收缩,易产生收缩裂缝。 (二)硬化后,由于施工不当或材料质量问题而产生裂缝 1、干缩裂缝 因水份蒸发,使干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它的特征是表面开裂,走向纵横交错,没有一定的规律,形似龟纹,缝宽和长度都很小,与发丝相似。 引起干缩裂缝的因素主要有: (1)水泥中的硅酸二钙可产生很多肢体,它在干湿作用下,体积变化很大。水泥中的铝酸三钙水化时需大量的水,养护过程中膨胀值大,干燥时收缩亦大。这两种物质含量大时干缩性亦大。 (2)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对干缩值有很大的影响,当用水量增加一定百分数时,干缩值成倍增加。 (3)骨料的大小和级配也对干缩值有密切关系。级配良好时,空隙率小,砂浆含量减少,收缩值相对减少。对使用偏细砂时,会使混凝土收缩值增大.含泥量大的情况与使用偏细砂相类似. 2、由于温度应力而产生的裂缝这主要是因昼夜温差太大,而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由于没有设置伸缩缝和对混凝土面板进行及时切割,而造成面板拉裂。因为混凝土材料对温度的变比而引起的伸缩量约为每度0。01 毫米,当累计长度内温度应力超过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裂缝。一般在 20—40 米范围内应设置伸缩缝,以防断裂. 3、基层原因而产生的反射裂缝 由于基层的裂缝没有进行及时处理,而反射到面层,使面层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