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一)基础资料的收集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 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 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在对调查讨论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1)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2)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 等功能区。(4)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 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5)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6)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2、河流(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① 在确定的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断面,② 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 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设断面,③ 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建物(取水口 桥梁涵洞)水文站附近应设断面。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比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① 对比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 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比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② 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 500-1000m 处。③ 消减断面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其左 中 右三点浓度差异较小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