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常用函数应用1. 单条件求和——SUMIF 函数如要记录 C 列中的数据, 规定记录条件是 B 列中数据为" 条件一" 。并将成果放在 C6 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 C6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 条件一" ,C2:C5)"即完毕这一记录。2. 符合多种条件的数据求和-—SUMIFS 函数记录 5 班中语文名次、数学名次均位于前 20 名同学的总分之和.在对应单元格内输入公式“=SUMIFS(M2:M80,A2:A80,”5",D2:D80,"<=20”,F2:F80,”〈=20")",按下回车键,就一切 OK。如图所示。3. VLOOKUP 函数的使用措施 (这个一定要会)VLOOKUP 是一种查找函数,给定一种查找的目的,它就能从指定的查找区域中查找返回忆要查找到的值.它的基本语法为:VLOOKUP(查找目的,查找范围,返回值的列数,精确 OR 模糊查找)下面以一种实例来简介一下这四个参数的使用例 1:如下图所示,规定根据表二中的姓名,查找姓名所对应的年龄公式:B13 =VLOOKUP(A13,$B$2:$D$8,3,0)个人解释~:A13 是本表里你要引用的单元格(一种格),$B$2:$D$8 你要提取的数据的范围,$注意这个符号,是绝对引用,“$B$2:$D$8”和“B2:D8”(相对引用)是不一样的,绝对引用复制时,范围不对变,相对引用为何会变我也不清晰…。“3”,是“$B$2:$D$"这个范围里的第三列,为返回的数据。“0"就是精确查找。1 查找目的:就是你指定的查找的内容或单元格引用.本例中表二 A 列的姓名就是查找目的。我们要根据表二的“姓名”在表一中 A 列进行查找。公式:B13 =VLOOKUP(A13 ,$B$2:$D$8,3,0) 2 查找范围(VLOOKUP(A13,$B$2:$D$8,3,0) ):指定了查找目的,假如没有说从哪里查找, EXCEL 肯定会很为难。所如下一步我们就要指定从哪个范围中进行查找。 VLOOKUP 的这第二个参数可以从一种单元格区域中查找,也可以从一种常量数组或内存数组中查找.本例中要从表一中进行查找,那么范围我们要怎么指定呢?这里也是极易出错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注意,给定的第二个参数查找范围要符合如下条件才不会出错:A 查找目的一定要在该区域的第一列。本例中查找表二的姓名,那么姓名所对应的表一的姓名列,那么表一的姓名列(列)一定要是查找区域的第一列。象本例中,给定的区域要从第二列开始,即$B$2:$D$8,而不能是$A $2:$D$8。由于查找的“姓名”不在$A$2:$D$8 区域的第一列.(这个要注意)B 该区域中一定要包含要返回值所在的列,本例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