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1、 编制依据 11.1 施工法律规范、标准 0 1 。 2 设计文件 0 1.3 相关文件 0 2 、工程概况 0 2.1 线路概况 0 2 。 2 主要技术标准 2 2 。 3 工程特点 2 3 、工程重难点分析 2 4 、沉降变形观测 3 4.1 工艺流程 4 4 。 2 施工准备 5 4 。 2 。 1 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5 4 。 2 。 2 变形监测网的建立 5 4 。 2.3 沉降观测具体要求 6 4 。 3 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 7 4.3 。 1 桥涵观测断面 及点的设置 7 4.3.2 路基、过渡段观测断面 及点的设置 8 4.3 。 3 桥涵 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13 4 。 3 。 4 路基 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14 4.4 观 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6 4.4.1 连续梁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6 4 。 4 。 2 墩台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6 4 。 4.3 人工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7 4.4.4 自动观测桩 观测要求及频次 18 4 。 4 。 5 过渡段及横向结构物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18 4.5 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19 4.5.1 桥梁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19 4 。 5.2 路基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19 4 。 5.3 涵洞、框构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21 4.6 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 21 5 、 观测点元件的保护 22 6 、 沉降观测设备和人员组织 22 6.1 沉降观测设备 22 6.2 人员组织分工及职责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相关人员资质证书和仪器设备检定证书见附件 . 23 6 。 3 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23 7 、 其他保证措施 24 7.1 仪器管理 24 7.2 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 24 7 。 3 资料分析过程及质量控制制度 25 7 。 4 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 25 7 。 5 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 25 7 。 6 现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制度 27 7.7 资料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27 7.8 安全风险信息处理的管理控制措施 27 7.9 安全风险预警的管理控制措施 27 7.10 监控量测信息报送与反馈制度 27 8 、安全保证制度 28 9 、附件 29 9.1 测量主要人员资质证书 29 9.2 仪器设备检定证书 29 1、 编制依据1。1 施工法律规范、标准(1)《高速铁路设计法律规范》(TB10621-2024)(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法律规范》(TB 10601—2024)(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24)(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