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池读后总结最近阅读了《流量池》一书颇有感触,《流量池》由著名的神州优车集团 CMO、luckin coffee CMO 杨飞所著,这是作者实践的心得.从“如何猎取流量、流量如何更有效转化、流量的运营和再发掘”三个思维层次来为本书进行重点剖析。自序中附有一图移动营销的流量池思维图来概括品牌、品牌广告、裂变营销、微信社会化营销、事件营销、数字广告直播营销、跨界营销等 7 个部分进行了观点和案例的阐述。第一章:流量之困创业品牌和互联网营销的第一痛点:头部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已经形成,剩余流量甚少,由于线上线下等各流量源的巨头垄断,导致流量费用高企,获客成本的持续攀高。流量池思维和流量思维是两个概念:流量思维指猎取流量然后变现流量,这显然已无法解决今日的企业流量困局。流量池思维则是要猎取流量并通过存储、运营和发掘等手段,再获得更多的流量初创企业流量面临的三个问题:1、 流量少: (原因整体增速放缓;竞争的个体成倍增长。)2、 流量贵:(原因:流量增速放缓是导致流量贵的一个直接原因;导致畸形市场进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巨头垄断。除了线上流量巨头之外,传统媒体、视频网站的刊例价(媒体官方对外报出的价格)3、流量陷阱:2024 年纽约广告周上,“透明”和“信任"成为大会热议的关键词,流量作弊已是营销行业的全球性问题。广告主不敢投放数字广告,企业对数字广告行业的不信任达到临界点。这一章节中提到流量下乡成了互联网新的唯一流量出路、当前营销已经分成两个流派:品牌流(以传统媒体或者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为主,偏重品牌带增长的营销方式)和效果流(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从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 PC 端到移动端,以数字精准投放的形式,以效果为导向来做营销)、急功近利营销方法。急功近利解析:• “急功",是要快速建立品牌,打响知名度,切入市场,获得流量。• “近利",是在获得流量的同时,快速转化成销量,带来实际的效果。第二章: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1、不能直接导向购买的营销行为都是品牌营销,即使其最终目的是导购。但是此类营销路线较长、周期较长,目标可能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模糊。百雀羚失败案例:缺少点击转化入口,错失良机.(花费 180 万元进行头部自媒体 KOL(关键意见领袖)投放,销售转化不足 8000 元;而百雀羚这次的创意,指向的是淘宝旗舰店促销活动,加上其他各方面,总投放预算估量在 300 万元左右,然而天猫店的总销售额不到80 万元。)2、品牌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