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营意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俗话说“要能干活更要会算账”,在社会日新月异进展的今日,只管干好活就能顺顺利利挣到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要说“一个项目干下来会亏本”的话,大家可能不信任;要说“一个项目大家辛辛苦苦干下来一分钱没有”的话,大家更会觉得是天方夜谭。其实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这种事情还真的存在!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加强项目管理中经营意识,凡事先算算,权衡对比成本和收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管控成本,指导项目更好地开展。 什么是“经营意识”?经营意识就是在干活的时候我们要知道以下几个问题:对上这个活要干哪几个工序(超出规定工序的怎么变更)?业主怎么给我们计量、签证、结算?最后能给我们多少钱;对下分包队各干哪几个工序(工序衔接)?我们该怎么给分包队计量、签认、结算(哪些能计量、签认、结算,哪些不能计量、签认、结算)?我们要给分包队多少钱(分包队要花多少成本)?最后我们对比是挣钱了还是亏本了?这些是一个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意识,只不过限于有些项目面广线长分工细,所以导致大家从一开始工作都只从事这套流程中的某个环节,久而久之他的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个环节就是他的全部工作。另一方面这种项目管理层次过多,管理范围过大,信息传递难度加大,这就导致各个环节的沟通协调难免有不及时、不对称的时候;要是遇到推诿扯皮风气大兴的时候,那更是项目管理中的不幸。其实还在大家 “各自为政”的时候,很多项目早已开始实行“全面项目管理”方式了:除了专门的经营、技术管理人员,现场的管理人员要把自己管理区域的生产、安全、质量、技术、经营等全面管理起来,业主、监理、分包都是一个人对接……面对各种不利的主客观条件,我们更应该要有经营意识。即便我们临时无法做到“各个环节一人抓”,但要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们有了这个意识,至少不会稀里糊涂地干活吧。如何培育经营意识?摒弃“经营工作都是经营部门的事"的态度。狭义的经营管理就是经营部门的工作职责,它从项目中标的那一刻起,囊括了对上结算、对下分包、前期策划、成本分析等工作.广义的经营管理涉及到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细到一个活要怎么干才能减控成本增加收益……且不说我们的管理水平能否做到全方位的经营管理,单单是对上对下签认计量结算、成本分析等基础经营工作也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有人认为只需要把他自己部门的事情搞好,签证协调工作跟他没关系;也有人认为现场工作面虽然是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