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及开展举措 大村初级中学校 梅源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内核,是五千年文明的思想荟萃,对国学经典的诵读,能够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人格。在缺少父母关爱的农村中学,国学经典诵读尤为重要.本文从国学经典诵读对农村中学生的意义,以及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两个方面入手,旨在引起农村学校以及家庭对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视。关键词:国学经典;人格;行为习惯;示范;自觉认识。正文:一、农村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国学,在近几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对其进行推广,编辑了专业的国学诵读课本。大城市的学校与家庭,对国学诵读引起了高度重视。学校有配套的国学课,便于学生诵读;有些用心的家长,还在网上为孩子买了专业的诵读录音.这些用心的举措,提高了学生的素养,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积蕴,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学的白热化,却受地域的限制,受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仅仅热于城市。经济稍显落后的农村,人们思想略微迟滞的偏僻小镇,不论学校还是家庭,对国学都没有引起重视,更别说高度重视。大部分家长送孩子到学校读书,目的只是让孩子认字。等孩子年龄大一些,就接过父母手中的交接棒,外出务工,舍命挣钱,至于孩子的思想与素养如何,似乎不在多数农村父母的考虑范围之内。对于农村老师而言,教学生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的素养,学生的为人处事与课堂教学没有多大关系。负责的老师会抽出一小部分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然而更多的老师就是教,就仅仅是教。因此,在这样的生活与学习条件下生活的农村学生,素养较城里孩子差些。外加上,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孩子,没有父母的看管,没有父母的教育与疼爱,在言行举止上就更为不守规矩,那么,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何制止这种现象的蔓延?我认为应当从转变认识开始。农村学校应当认识国学经典诵读对农村中学生的意义。这意义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两点:(一)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塑造高尚人格国学经典诵读,是学生塑造高尚人格,培育良好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方法。著名作家金庸说:“适宜少年儿童诵读的古诗应在情与理之间。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从小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就是一次与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前辈的对话,就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