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什邡市马祖小学 李顺利 电话:13508003121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自己阅读训练的时间少,每次面对习作题目就会觉得无话可写,家长也反应,孩子习作简直就是令人头疼的一件大事,许多孩子根本就没有兴趣,每次习作都是被“逼”出来的,那么造成学生习作没有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提高他们的习作兴趣呢?首先,我认为学生习作没有兴趣的原因之一是:阅读课外书籍太少。小学阶段的习作从模仿简单的句子开始,接着就是词语、成语的应用,再到高段便是写作方法、表达方法的模仿,所以,读得多,自然能模仿的就多。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口语交际的忽视.往往在这一方面家长和老师都容易忽视,认为只要学生会写就行了,考试的时候也没有再像北师大教材那样要求考说的能力。其实,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生一面仔细听别人讲话,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同时也就是学生仔细思维的一个过程,更是积累语言和习作素材的过程。最后,学生习作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我认为还是课外生活太单一,习作素材不够丰富。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要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假如学生没有经历过,或者没有相类似的经历怎么写出真情实感呢?针对上述问题,谈谈我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一、培育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增长知识,提高学生习作兴趣。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解决学生阅读量小的问题,我在我班开展了读书活动,除了学校图书室的书以外,还发动学生把自己的书带到学校和同学一起读,并将每天的读书情况记录到《小蜜蜂采蜜集》中.当然,单纯地读书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在每天中午 1:30——2:00 的读书时间,我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可以和同学一起读,可以边读边摘抄,还可以和老师一起读,读到印象深刻的地方还可以讲给同学听,或者用笔画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见的多,在习作中就会有很多素材可以借鉴。比如在一次“我最敬佩的人”习作中,一个学生写到:我最敬佩的人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逊,他凭着坚韧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这时我才想起放在教室书报角的桌子上的一本《鲁滨逊漂流记》。此后我不断地在习作中见到孩子们在课外书籍当中认识的人物,保尔柯察金、爱神维纳斯、鲁班、华佗、诸葛亮等等。当然成语就更多了,在一次“10 分钟默写成语”的竞赛中,一个学生居然写了 90 多个成语,有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