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剪贴画的指导策略 剪贴画具有特别的审美情趣和魅力,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制造性的活动。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处处是制造之地,天天是制造之时,人人是制造之人。”开展剪贴画活动,正好贴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的兴趣。培育幼儿的独创性,同时促进幼儿在大自然、社会、生活、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制造美,充分挖掘生活情趣,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转变观念,培育幼儿思维能力 传统美工活动,老师比较注重幼儿的技能培育,现代教育观注重幼儿思维能力、制造力、表现力培育,在剪贴画活动中,我力求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引导幼儿自由活动、主动探究,使他们在探究中猎取知识和技能.首先,是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幼儿模仿操作。由于老师的讲解、示范无形中给幼儿制造了一个框架,约束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造成了作品单一,缺乏个性,创新思维得不到培育。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我采纳自主学习方法,先让幼儿用视觉观察要表现的对象,然后让幼儿通过思考―想象―尝试―发现等过程,主动完成作品。例如,用几何图形拼贴公路上的汽车,先让幼儿在入园与回家的路上观察公路上汽车的形状、颜色、分几部分等。车头、车身、车轮是什么形状,在什么部位等.活动时,让幼儿自由发言,说说他观察到的汽车形象,然后鼓舞幼儿用几何图形,将自己认识的汽车拼贴出来.这样,既培育幼儿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又培育幼儿的求异思维能力.其次,评价方法的转变。以往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幼儿作品效果,常以作品效果论“英雄",很少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即只注重结果评价,不注重过程评价。其实,幼儿在美工活动中只注重过程,只要能随意操作,自由想象地完成作品,就特别兴奋。至于结果如何,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在幼儿看来他们的作品都是“最好"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也注重过程评价,允许幼儿采纳不同的方法,接纳幼儿不同的创作结果,并从不同角度随时给予肯定,随时鼓舞,使他们克服困难,大胆表现.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鼓舞幼儿大胆创新 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育幼儿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几乎每个幼儿都喜爱标新立异。但是,这种行为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幼儿才不会担心因“有差错”而受到批判、指责,才会有别出心裁的表现.为此活动时,我为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