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有人说:“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影响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主要因素,不是知识,而是思想品德的好与坏;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与他的学识相辅相成,学生的思想品德好了,自然会努力学好各科知识,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可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何等的重要。本文拟就如何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粗略谈及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卫生养成习惯差、没礼貌、以自我为中心、霸气十足、自私自利、冷漠、缺乏爱心、娇气、脆弱、缺乏进取心、享乐主义、怕吃苦……等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缘于以下三个层面:(一)家庭层面1、家庭教育失当让学生形成不良个性在国家“晚婚、晚育、少生”的计生政策下,如今的家庭,独生子女的现状越来越突出。独生子女的增多,衍生出了很多家庭教育的雷区:一是娇惯。家庭生活的不断改善,养育孩子的物质备件基本富足,一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孩子们从小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这一点上,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在逐渐缩小.二是涣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关怀教育孩子的人多了起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不自觉地在孩子的教育上插上一腿,有人形象地把它比方为“四大护卫"。不同年代的人共同关怀、教育一代人,代沟间的冲突在所难免,无法形成有效的家教合力。三是监管不力。在广阔农村,很多父母为谋生路,纷纷出外打工,把孩子的监管扔给“四大护卫”,出现了身生父母脱离监管子女的现象日益增多。隔代监管的后果,加剧了子女能否健康成长的变数。诸如上述的原因,未成年子女在家中俨然成了“小皇帝”,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极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蛮横不讲理、霸气十足、自私自利、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缺乏爱心等不良个性,另一方面,心理素养差、经不起风更经不起浪的脆弱心理,给学校德育增加了难度。2、特别家庭影响特别生的转化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数量不等的特别生群体。特别生群体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据笔者观察,大多数的特别生都缘于有一个特别的家庭背景,特别是遭遇家庭不幸,父母单亡、双亡、离异等原因造成不健全的单亲家庭,最容易造成未成年孩子性格、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畸形进展,因此,学校德育中特别生的转化,因为无法得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