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许人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防范对策 提要:特许经营是当今世界较为流行的企业扩张途径之一,通过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服务及实现科学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率的经营方式。近几年,我国企业在特许经营领域获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企业经营者对特许经营这一国际流行经营模式的认识,尤其是特许经营过程中所涉及法律风险的认识并不十分明确,因此企业运营中引发的特许经营纠纷比较频繁。本文就特许人在经营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拟从特许人在招募加盟阶段、合同拟定签约阶段、合同履行阶段和合同终止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以便经营者提高法律风险意识,用现行的法律法规来法律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减少受到损害的可能。 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定特许经营合同,特许权人将属于自己的一整套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用权、商号使用权、经营诀窍等依法享有的经营资源授权给受许人使用,并提供统一的营运指导、支持和后续服务保障;受许人根据合同约定,在特许人的统一运营模式下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费用的商业活动。特许经营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扩张 ,另一方面有利于进行专业化的组织管理和服务支持,降低组织成本,为企业的进展提供了机会和道路。特许经营自20 世纪中叶产生于美国以来,在全世界获得了快速的进展,90 年代以来,特许经营在中国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其经营领域已由传统的餐饮业、零售业、美容美发业等向家电、电脑、软件、汽车租赁、教育培训和健身旅游等行业进展,可以说特许经营已成为一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现象,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展和就业率的提高。 虽然特许经营在我国获得较大进展,但是我国关于特许经营方面的法律法律规范比较缺乏,目前只有国务院刚刚颁布并于 2024 年 5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及商务部2024 年 12 月 31 日颁布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对特许经营进行了法律规范.前者刚刚通过,还未正式生效;后者因该办法是法律规范性文件,而非法律法规,因此其在执行中力度不够,对于一些具体的合同纠纷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故,法制的不健全必定给特许经营企业的规模扩展和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故本文旨在对特许经营人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从三个角度即特许人招募加盟阶段、合同拟定签约阶段、合同履行阶段和合同终止后的法律风险展开分析;并就上述法律风险提出相应防范对策。 一、招募加盟阶段的法律风险和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