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危险货物储存作业单位主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要点(共 400 题)2024 年 5 月一、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一)《安全生产法》(24 题)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3。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4。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6。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7。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9.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10。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常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1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1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1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根据使用规则佩戴、使用。16.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1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1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1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2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一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