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1。1 集中供暖的进展概述集中供暖是在十九世纪末期,伴随经济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集中供暖技术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它利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集中的热源向一个城市或较大区域供应热能。集中供暖不仅为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热源,改善人民生活,而且与传统的分散供热相比,能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1 国外集中供暖进展概况集中供暖方式始于 1877 年,当时在美国纽约,建立了第一个区域锅炉房向附近14 家用户供热。20 世纪初期,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利用发电厂内汽轮机的排气,供给生产和生活用热,其后逐渐成为现代化的热电厂。在上世纪中,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城镇集中供暖事业得到迅速进展。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集中供暖事业长期以来是实行以积极进展热电厂为主的进展政策。原苏联集中供暖规模,居世界首位。地处寒冷气候的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集中供暖事业进展迅速,城市集中供暖普及率都较高。据 1982 年资料,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集中供暖普及率为 35%;丹麦集中供暖系统遍及全国城镇,向全国 1/3 以上的居民供温和热水供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废墟中进行重建工作,为进展集中供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目前除柏林、汉堡、慕尼黑等城市已有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暖系统外,在鲁尔地区和莱茵河下游,还建立了联结几个城市的城际供暖系统.在一些工业发达较早的国家中,如美、英、法等国家,早期多以锅炉房供暖来进展集中供暖事业,锅炉房供暖占较大比例.不过这些国家已非常重视进展热电联产的集中供暖方式。1。1。2 国内集中供暖进展概况我国城市集中供暖真正起步是在 50 年代开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国务院 1986 年下发《关于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的报告》,对我国的集中供暖事业的进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我国这些年来集中供暖事业取得了迅速进展,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目前采暖系统相当落后,具体体现在供暖质量差,即室温冷热不均,系统效率低下,不仅多耗成倍能量,而且用户不能自行调节室温。在功能上,发达国家通常室内温度保持 22 摄氏度,我国仅为 16 摄氏度,而且我国的供暖质量很差,室温冷热不均,系统热效率低下,大多数地方没有实行按户计费,用户也不能自行设定和调节室温等等.我国城市集中供暖目前存在的能源浪费主要来源与:建筑的保暖隔热和气密性能差;采暖系统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