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6 电力系统6.1 冷热电三联供电站与电网系统的连接6。1.1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是“以热定电”为设计原则,采纳“联网不上网”的并网方式.冷热电三联供电站发电量仅占规划电负荷容量的 1/3 ~1/2 为宜,供电负荷容量不足部分由外网供给。因此,电站的系统联络线实行“逆功率保护”措施和分别计量电量的方式,确保联供电站只受电,不向系统送电的原则。6。1.2 三联供电站选择在 10KV 电压系统接入电网,在 10KV 电网上实现电力平衡,损耗最小,运行最经济。发电机 10KV 母线或直配线可直供<1/2 总规划电负荷的容量,其余负荷全部由系统供给。假如规划负荷容量>15000 千瓦,若地区 10KV 供电系统满足不了规划供电负荷需求,则三联供电站需建设 110KV/10KV 或 35KV/10KV 降压变电站,发电机仍在 10KV 系统实现电力平衡.实际工程中的二个接线实例:图 1 某 CHP 站电气主接线图图 2 某 CHP 站电气主接线图6。1.3 由于中、小型热电厂属于分布式电源等级的区网容量,当电厂联网运行后,发电机组将”跟随”区网系统运行,即其电压、频率等主要参数均取决于电力系统,除按区网调度和调峰需要外,不必随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6。1.4 在联网运行的同时,必须考虑“解列”措施,以保证电力系统或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能将故障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为此,电业部门往往要求把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或进线断路器作为解列点,以便使电厂不会影响到系统;而用户为了提高规划区域的供电可靠性,往往根据不同的外供电系统考虑适当的联网点(即解列点).6.1.5 当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容量最大的一台发电机停机,或因供热负荷变动限制发电机组出力时,外网容量能满足发电机电压母线上的最大负荷需求。6.1。6 当 CHP 站含联网变电站时,电压等级、容量、调节方式需经区网所在地的供电部门认定。6.1。7 接线方案的选择。1)拟定 2~3 个可行的接线方案,并列出各方案中的主要电气设备进行经济比较,并从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质量、运行和维护的方便性以及建设速度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技术比较,最后确定一个最合理的方案.2)对确定的接线方案,一般考虑联网运行,按正常运行(包括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和短路故障条件选择和校验主要设备及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方面的要求。6.2 电能质量6。2.1 用电单位的供电电压偏差、谐波百分数、与周波偏差应根据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特性、供电距离、供电线路的回路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