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说明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范围包括区域和工种两个方面,评估步骤包括危害辨识、危害核定、危害定性、风险评级等步骤,具体见附件1(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流程)。2。 危害辨识2。1。 用普查方式辨识区域、工种涉及的环境与职业健康潜在危害因素,危害因素见“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附件2),“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由“危害类别”、“危害项目”、“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国家标准"、“国际趋势”及“评估方法”6 部分组成.(1) “危害类别”:分“环境”与“职业健康”两大类别;(2) “危害项目":分噪声、照明及能见度、温度、振动、空气质量、辐射、生物危害、化学危害、人机功效、心理因素、光污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自然资源消耗、排放物等28 项危害;(3) “对人体/环境的危害”:指危害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影响;(4) “国家标准”和“国际形势及趋势”指国家规定安全控制数值、职业接触限值或国际先进做法;(5) 评估方法:危害的检测手段。2.2. 区域潜在危害因素辨别:用“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一览表”(见附件 5)普查不同区域的潜在危害因素,如辨识出危害则在相应“区域"与“危害项目”相交栏作标识。其中区域是将各部门所管辖的范围根据其使用功能划分成区域,例如公司行政部管辖范围可划分为:办公室、高压配电房、低压配电房、材料室、工器具室、空调主机房、电梯机房、电缆竖井、车库、水泵房、杂物间、传达室等,物资部管辖区域可划分为:办公室、配电房、室内仓库、室外仓库、废料堆放区等。2。3. 工种潜在危害因素的辨别:对于按区域未辨别出的涉及工种作业的危害因素,根据工种进行辨别。运用“环境与职业健康工种风险评估一览表",普查各工种在工作中涉及的危害因素,如辨识出危害则在相应“工种”与“危害项目"相交栏作标识。其中工种主要是各区域中存在的常见工种或人员,例如行政部管辖范围内主要存在的工种包括管理人员、内勤人员、司机.物资部门管辖范围内主要存在的工种包括管理人员、仓管人员、物资配送人员、废旧物资处理人员、内勤人员、司机。2.4. 危害辨识过程中对不确定的危害源,在“危害描述”栏进行简洁描述.如产生危害的设备设施、地点位置、受影响人员、受影响时间、对环境的影响等。3. 危害核定:核定普查结果,确定危害是否存在。4. 危害定性4.1. 对核定的普查结果依据“环境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清单”中评估方法开展评估。4。1.1。 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