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山东省莱西市城关小学 吕希英邮编:266600 电话:13589379566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制造的精神财宝,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多年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谈一谈自己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一、班级文化的意义及特点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老师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形成的被班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法律规范。班级文化的特点可以概述为以下几点:1、整体性.从范围上看,班级文化涉及到班级生活的每个方面,包括物质的自然环境、精神文化环境、课程的意识形态选择、老师人格和教育行为、学习气氛、班集体建设等等,范围广泛,形式多样。从目的上看,它影响着学生非认知心理的形成和进展,也影响着学生认知心理的进展,旨在培育完整的人的个性.2、依附性。班级文化有其客观的载体,需要借助于某种客体才能传递它蕴含的内容,才能发挥其功能。班级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具体的人、事、物。例如老师、班级物质环境、心理氛围、班级组织结构等等。班主任的教育意向正是随着这些不同的载体,悄然注入学生的心灵中,并且不断地沉积下来,形成相应的心理结构.3、潜隐性。班级文化一般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把有关道德的、认知的、审美的、人际的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中。4、易接受性。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他们不易感受到的,因而是自觉自愿的是容易接受的.5、稳定性。班级文化,一方面,作为其载体的班级物质环境、班风等,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持久的;另一方面,学生长期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往往形成某些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能持久地伴随人的一生。二、班级文化的层次结构一般来说,班级文化可分解为外、中、内三个层面:一是外显的器物层.即班级所在的空间环境——教室,一个主意较高的教室布置,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二是中间的制度层。即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班级是靠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正式法律规范来约束学生行为的,没有明确而严格的规章,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更无班级文化可言。三是内含的观念层.即全班的师生在共同生活中缔造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班风等.班级文化就是利用舆论手段对班级文化主体施加“定向”影响,是全班学生所共有...